•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自考热线:021-65378891

距2024年4月自考准考证已经开始

距2024年4月上海自考已经开始

所在位置:上海自考 > 教育资讯> 河北省07年下半年区域科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河北省07年下半年区域科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时间: 2007-07-17 10:51:00    文章来源:上海自考   作者:z老师   点击:

区域科学原理(2101)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专业知识拓展课,并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区域科学理论的实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革命,是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研究在当今的表现。从现已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雏形看,可持续发展是涉及经济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对高等地理教学来说,属于综合性、实用性、前瞻性课程。

  (二)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了解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动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领域;掌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区域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方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等;掌握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使学生把握当今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并能够用以指导今后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和中学地理教学。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概述

  基本要求: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了解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学习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学习难点: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的主要领域。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1. 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地矛盾突出表现。

  2. 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事件。

  3. 《寂静的春天》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

  4. 《增长的极限》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

  5.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

  6.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

  7.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伦理观

  1. 可持续发展概念:基本概念,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区域属性提出的概念。

  2. 环境伦理观产生的主要阶段和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

  3.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容。

  4. 马尔萨斯“人地矛盾”思想的核心内容。

  5. 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内容。

  6. 生命中心主义的核心内容。

  7. 地球整体主义的核心内容。

  8. 代际均等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9.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10.自然界对人类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动态

  1.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确定的主要原则。

  2. 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3. 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4. 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特点。

  5.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6. 《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7. 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的主要领域。

  8. 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

  9. 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各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质。

  学习难点:扩展财富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

  1. 可持续发展理论必须反映的基本思想。

  2. 经济增长趋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

  4. 贫困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

  5.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

  7.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8. 威廉姆逊倒“U”理论的基本内容。

  9. 二元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10.转变传统农业理论提出的转变传统农业的基本途径。

  11.比较利益理论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理论

  1. 物种间竞争与生态位分化原理的基本内容。

  2. 食草动物的吃草活动对草场生产力影响原理(含图示)。

  3. 最小因子法则与耐受性法则的基本内容。

  4.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5. 生物多样性成因的主要学说。

  6. 生态平衡的概念。

  7.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8. 戴利的最低安全标准准则。

  9. 佩基提出的代际公平的含义。

  10.“外部性”的含义。

  第三节  社会进步理论

  1. 产权制度、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表现。

  2. 产权类型对经济效率影响的判别准则。

  3. 产权制度对克服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4. 社会公平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第四节  扩展财富理论

  1. 资本的概念: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2. 可持续发展评价准则:弱可持续性、适中的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

  3. 财富核算包括的主要范围。

  4. 世界财富构成的基本特征,

  5. 真实储蓄的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6. 真实储蓄测定的意义。

  7. 现行真实储蓄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经济增长核算

  基本要求:掌握经济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索洛公式。

  学习难点:索洛方法及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第一节  经济增长核算概述

  1.C-D生产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2.索洛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第二节  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1. 丹尼森测定经济增长来源包括的主要项目。

  2. 丹尼森的测定结果对经济增长来源的主要结论。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核算研究

  1. 对比我国学者和丹尼森对中美经济增长来源的测定结果,说明中、美中长期经济增长来源的不同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章 人口承载力与人力资本核算

  基本要求:掌握人口承载力的含义及人力资本核算方法。

  学习重点:人口承载力的含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学习难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第一节 人口承载力测算

  1.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含义。

  2. 国内外主要的土地生产能力计算模型及类型划分。

  3. 人口承载力的含义。

  4. 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口承载力估算方法的基本思路(含图示)。

  5.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的主要结果。

  第二节  人力资本核算

  1. 人力资本的概念,广义和狭义人力资本的含义。

  2. 人力资本测量方法的种类与含义。

  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测度的基本公式及物理意义。

  4. 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社会发展评价

  基本要求:掌握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收入分配测度和社会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了解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收入分配及贫困状况。

  学习重点: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收入分配测度和社会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基尼系数及洛伦茨曲线的含义。

  第一节  区域发展评价

  1.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主要指标。

  2.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主要方法及含义。

  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基本特征。

  4. 中国区域差异国际比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与贫困

  1. 收入分配测度的主要方法及含义。

  2. 中国收入分配差异国际比较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

  3. 贫困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4.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与空间分布。

  5. 中外反贫困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社会发展评价

  1. 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的主要指标。

  2. 中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构成。

  3. 中国人文发展指数国际比较的基本特征。

  4. 河北省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在全国比较中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资源与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静态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及资源环境的经验评价方法,了解资源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及资源环境政策的主要类型。

  学习重点:静态成本效益分析的有关概念,经验评价方法原理。

  学习难点:帕累托最优原则及贴现率的含义。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1. 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 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

  1. 概念:成本、效益、净效益、社会成本、帕累托最优原则。

  2. 最优配置原理。

  3. 资源环境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的独特性。

  4. 利率计算公式,贴现率计算公式。

  5. 贴现率的意义。

  6. 贴现率存在的原因。

  7. 贴现率的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经验评价方法

  1. 资源环境主要经验评价方法的种类。

  2. 生产率变动法原理。

  3. 人力资本法原理。

  4. 机会成本法原理。

  5. 意愿调查法原理与偏差。

  第四节 资源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1. 污染控制的优化模型原理(含图示)。

  2. 资源环境政策的主要类型及优缺点。

  第七章 资源问题与最优化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及资源定价原理,了解我们所面临的资源问题。

  学习重点: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及边际机会成本定价原理。

  学习难点:霍特林定律。

  第一节  资源问题

  1. 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分析

  1. 霍特林定律及其基本思想。

  2. 资源利用过程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 渔业资源利用的生物学模型与经济学模型特点。

  4. 作为公共财产的渔业资源利用问题。

  第三节  资源定价

  1.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原理。

  2. 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外部成本的含义。

  3. 通过对北京水资源定价研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价值

  基本要求:掌握环境价值核算的基本方法,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习重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价值核算方法。

  学习难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价值核算方法。

  第一节  环境问题概述

  1.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环境价值与环境污染核算

  1. 环境价值的种类。

  2. 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价值的表现。

  3. 替代工程法计算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的原理。

  4. 森林保土价值的表现,土地价值损失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保土价值的原理。

  5. 温室效应损失法计算森林纳碳价值的原理。

  6. 费用支出法计算森林游憩价值的原理。

  7. 物种保护基准价法评估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原理。

  8. 森林净化环境的功能。

  9. 广义环境污染损失的含义。

  10.狭义环境污染损失的主要表现。

  11.环境污染损失计量的常用方法。

  12.从长白山森林生态价值估算结果,看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构成的特点。

  第九章  绿色核算

  基本要求: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含义。

  学习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及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含义。

  学习难点: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基本框架的理解。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

  1.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2. 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含义。

  第十章  生态工程与清洁生产

  基本要求:掌握生态工程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各种生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生态工程与清洁生产的含义。

  学习难点:对生态工程、清洁生产等概念的理解。

  第一节 生态工程概述

  1. 马世骏提出的生态工程的概念。

  2. 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的重点。

  3. 我国生态工程的重点。

  第二节  生态设计技术

  1. 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2. 我国人工环境设计的成功范例。

  3. 人工食物链设计的种类及原理。

  4. 种植业生态设计的概念和种类。

  5. 林业生态设计的概念。

  6. 养殖业生态设计的概念。

  7. 污染生态设计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

  2. 清洁生产的内容。

  3. 末端处理技术的缺点。

  4.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5.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目的。

  6.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构成及寓意。

  第十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学习重点: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对策。

  学习难点: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3. 经济问题的主要表现。

  4. 自然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

  5.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6. 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主要对策

  1. 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2. 科技教育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 制度创新的主要领域。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考虑到自学考试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设计。它涵盖了《区域科学原理》自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和各个能力层次,提出了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学生自学《区域科学原理》的基本要求。但作为自学考试大纲还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系统,应配合推荐学习用书使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00分。

  题型结构及分数分配:

题型 题数 每小题
分数 
总分数 各能力层次分数分配 备注 
识记 理解 简单
应用 
综合
应用 
单项
选择 
20 20 12       
多项
选择 
10 10      
填空 10 20 12      
判断      判断
分析 
名词
解释 
        
简答 12      12      
论述 10 20         20    

  (三)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知识

  本课程在地理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居纽带地位,它需要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支撑,这些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课程、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环境科学导论等。同时,本课程又为专业拓展课程提供指导,如环境评价、土地科学原理、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等。

  附录:各类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主要贡献中,提出“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于21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的是(    )

  ①《寂静的春天》                ②《增长的极限》

  ③《我们共同的未来》            ④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2、“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这是从以下哪一属性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

  ①自然属性  ②社会属性    ③科技属性     ④区域属性

  3、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容 (  )

  ①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②所有生命体都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 ③视人为万物的尺度        ④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价值”

  4、《21世纪议程》将以下哪项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最优先解决的问题   (    )

  ①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②消除贫困

  ③公众参与                         ④保护资源与环境

  5、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富庶地区与后进地区之间存在两种效应,两种效应不平衡,后进地区哪种效应较强                                                   (    )

  ①极化效应  ②扩散效应    ③回浪效应     ④渗透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五个正确答案)

  1、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包括 (   )

  ①生存支持系统   ②发展支持系统       ③环境支持系统

  ④社会支持系统        ⑤智力支持系统

  2、转变传统农业的基本途径是(   )

  ①提供食物援助    ②迁移人口        ③缩小城乡差别

  ④农民获得包含新的生产技术的物质要素 ⑤向人力资本投资

  3、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即 (   )

  ①遗传多样性      ②变异多样性       ③物种多样性

  ④种群多样性      ⑤生态环境多样性

  4、扩展财富理论中的资本包括(   )

  ①人造资本  ②自然资本 ③人力资本 ④社会资本 ⑤无形资本

  5、广义的人力资本包括(   )

  ①把儿童抚养到学龄前的消费支出  ②把儿童抚养到工作年龄的消费支出  ③教育投资  ④健康投资    ⑤研究和发展投资

  三、填空题(每空1分,每小题2分)

  1、《中国21世纪议程》从机制、立法、      、      和公众参与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是第一生产力。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既使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拥有更高(或更低)的       ,它仍然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如果各国专门生产它们拥有     利益的产品,贸易将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

  4、基尼系数是以          为基础来计算的,其取值范围在0至    之间。

  5、世界银行的反贫困综合措施:一是提供机会,二是      ,三是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

  2、“外部性”

  五、判断分析题(每小题3分,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2分)

  1、判别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能否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    )

  理由:

  2、新中国成立至今,区域差异的空间特点均以东西差异为主。                 (    )

  理由: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

  1、环境伦理观产生的主要阶段。

  2、戴利的最低安全标准准则。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

  1、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地矛盾的突出表现。

  2、从长白山森林生态价值估算结果,看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特点。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热门推荐
  • 报名报考
  • 自考资料
  • 自考解答
  • 历年真题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

新手指南 真题题库 课程下载 自考优势 在线答疑 关于我们
img

微信公众号

img
img

微信交流群

img
img

微信客服

img

联系方式

img咨询电话:021-65378891

友情链接

江苏省自考 上海市自考准考证查询 江苏自学考试报名 江苏成考 江苏二级建造师报名 上海自考报名入口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考 上海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上海自考报名 上海自考本科 上海自学考试 上海自考 江西自考网 广东成人高考 江西工程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