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本报上海1月21日电(记者周凯)今天下午,复旦大学的大四学生小李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结束了两天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的还是本校本专业的,比较保险一点,而且即使考不上,也有个工作垫着底儿呢。”小李并不担心考研的结果,一个月前他刚刚和一家外企签了约,虽然公司不太大,薪水也不算高,但毕竟是条后路。
不过,小李的两个同班同学虽然报了名却没参加考试,“一个签了麦肯锡,一个签了上海大众,这么好的工作当然不用考研了。”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缺考率还未统计出来,但今年上海地区考研的缺考率较高,如上海师范大学试区,有3400多名考生报名,但天考试结束后统计,缺考率就达到了17%左右。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考研缺考率始终较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不少应届本科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弃考,还有一些在职考研者由于准备不充分放弃考试,另外,一些考生因为英语考试不理想而中途放弃考试。记者也了解到,每年考研的英语科目结束后,都有一批考生放弃了后面的考试。
“降温”的标志之一就是北京、上海两个“考研重地”的报名人数双双下降,报考上海市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比去年减少6562人,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则减少了5777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4所名校——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报考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5%、11.3%、11.3%和8%。实际上,北京不少高校的报考人数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分析,名校报考人数明显下降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影响,二是研究生考试推荐免试生比例的增加,三是学生对研究生的预期下降,更加理性。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