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自考热线:021-65378891

距25年10月上海自考报名预计54

距2510期上海自考考试还有110

所在位置:上海自考 > 教育资讯> 自学考试2019年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自学考试2019年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时间: 2022-03-29 02:22:12    文章来源:上海自考   作者:采老师   点击:

  2019 年 4 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线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代码 0053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 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受到鲁迅支持的青年作家社团是( )。 A.创造社 B.南国社 C.未名社 D.文学研究会 【答案】C 【解析】选项 C 未名社是 20 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 团。选项 A 创造社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 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选项 B 南国社是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 团体,以戏剧的成就和影响。选项 D 文学研究会 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十二人。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 2.叶灵风 20 年代创作的《昙花庵的春风》,属于( )。 A.心理分析小说 B.写实主义小说 C.乡土小说 D.魔幻主义小说 【答案】A 【解析】20 世纪有一些作家尝试创作了心理分析小说,例如郭沫若《残春》、 《叶罗提之墓》、《卡尔美罗姑娘》等就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 的小说。此外,还有叶灵风的《昙花庵的春风》、上官碧的《看虹录》等,都是 这种尝试的产物。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3.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 )。 A.冰心 B.许地山 C.叶绍钧 D.郭沫若 【答案】B 【解析】“问题小说”的兴盛期间,出现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如冰心《斯人独 憔悴》、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商人妇》、王统照的《沉 思》等,以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

  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黑暗的批判为目的,从不同角度 提出了人生的问题。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4.1928 年,中国新文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是( )。 A.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B.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C.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D.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答案】A 【解析】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 1928 年发生了重要转折, 其转折点就是 1928 年新文学队伍发生的新的组合以及随之开始的关于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的倡导和争议。 【考点】30 年代文学——概述 5.香港本新文学杂志于 1928 年创刊,刊名为( )。 A.《南风》 B.《文艺漫话》 C.《时代风景》 D.《伴侣》 【答案】D 【解析】1927 年,香港的许多报纸开始出现刊登新文学作品的副刊,1928 年 8 月,香港的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 年春,香港的个文学社 团“岛上社”成立,这些以新文学为追求目标的副刊、刊物和文学社团的出现,

  标志着香港新文学在 20 年代末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 香港就出现了《激流》、《春雷》、《今日诗歌》、《晨光》、《时代风景》、 《文艺漫话》、《南风》等众多的文学刊物。 【考点】30 年代文学——概述 6.《子夜》中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是( )。 A.吴荪前 B.屠维岳 C.冯云卿 D.赵伯韬 【答案】D 【解析】《子夜》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众多的任务形象。其中塑造最 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此外,《子夜》还塑造了赵伯韬、屠维岳、 冯云卿等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赵伯韬是一名买办资本家,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 的走狗,冯云卿本是一个乡下地主。 【考点】30 年代文学——茅盾 7.《家》塑造了一个被专制主义扭曲了人格的病态形象,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 物,他是( )。 A.高觉慧 B.高觉民 C.高克安 D.高觉新 【答案】D

  【解析】《激流三部曲》(《家》)塑造了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 —高觉新。他是一个重要的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高觉慧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他 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叛逆性。 【考点】30 年代文学——巴金 8.老舍的《四世同堂》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势,它采用 的是( )。 A.长河奔流的结构方式 B.人像展览的结构方式 C.欲扬先抑的结构方式 D.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 【答案】A 【解析】《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巨构,全书一百章。采用的是长河奔流的结 构方式,其多线索的宏大叙述,在深广度、笔力、气势上都是自觉的史诗式的追 求。小说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包括八年抗战的全过程,涉及的空间范围很广,几 乎是一幅沦陷了的北京社会的全景图。 【考点】30 年代文学——老舍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是( )。 A.《寻梦者》 B.《我底记忆》 C.《雨巷》 D.《再别康桥》 【答案】C

  【解析】《雨巷》中象征、优美的旋律和流荡的节奏是其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了,因此,叶绍钧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 了一个新的纪元”。 【考点】30 年代文学——诗歌创作 10.何其芳写于 30 年代、表达了年轻人孤独寂寞情绪的散文集是( )。 A.《黄昏之献》 B.《画廊集》 C.《预言》 D.《画梦录》 【答案】D 【解析】30 年代,在抒情散文方面,何其芳有抒情散文集《画梦录》,作品表 达的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这一情绪既是青年人青春期被压抑情感的表现,又 来自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厌恶、逃避直到自我封闭,同时也是 30 年代还未找到真 正出路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情绪的流露。选项 A《黄昏之献》为丽 尼的抒情散文集代表作,选项 B《画廊集》为李广田的叙事散文集作品。选项 C 《预言》为何其芳的诗歌作品。 【考点】30 年代文学——散文创作概况 11.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12 月的上海文学被称为( )。 A.解放区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孤岛文学

  【答案】D 【解析】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12 月的上海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抗日 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统治区、领导的解放 区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文学也因此形成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 沦陷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 【考点】40 年代文学——概述 12.下列小说中,表现上层知识分子众生相、批判其劣根性的作品是( )。 A.《围城》 B.《果园城记》 C.《呼兰河传》 D.《金锁记》 【答案】A 【解析】揭露抗战期间中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是钱钟书小说的主旨之一。其 著作《围城》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 形色色,这些人物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3.“七月诗派”是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 派,刊物主编是( )。 A.绿原 B.田间 C.胡风 D.穆旦

  【答案】C 【解析】“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 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 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 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 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4.为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葛薇龙,出自小说( )。 A.《红玫瑰与白玫瑰》 B.《倾城之恋》 C.《沉香屑:炉香》 D.《传奇》 【答案】C 【解析】张爱玲的小说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现代都市社会封建性的生活、道德观 念与日益浓厚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沉香屑:炉香》中的葛薇龙为 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恪守的传统道德观念。《倾城之恋》中左右着华 侨富商范柳原与白流苏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的、却是经济的、市侩的、战争的 因素。《红玫瑰与白玫瑰》记录下了现代女性痛苦挣扎的轨迹,披露了他们复杂 的内心世界。《传奇》是张爱玲将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深刻的现代生存体验结合 起来的代表作。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5“.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次文代会)召开的地点是( )。

  A.延安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答案】B 【解析】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次文代 会)在北平召开,这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 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新阶段。 【考点】50 至 70 年代文学——概述 16.“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的长篇小说是( )。 A.《风云初记》 B.《苦菜花》 C.《青春之歌》 D.《敌后武工队》 【答案】A(更多资料关注抖音:出头自考) 【解析】《风云初记》是孙犁著长篇小说,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 战争初期,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 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 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 【考点】50 至 70 年代文学——“十七年”的小说 17.新时期小说创作涌现出来的个潮头是( )。

  A.反思小说 B.伤痕小说 C.现代派小说 D.寻根小说 【答案】B 【解析】“伤痕小说”是新时期文学涌现出来的个潮头。“反思小说”、“现 代派小说”、“寻根小说”的出现晚于“伤痕文学”。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18.诗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 就把我算做千零一名”的作者是( )。 A.王家新 B.顾城 C.北岛 D.梁小斌 【答案】C 【解析】北岛是“朦胧诗”中有着世界性影响的重要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 实批判精神是北岛诗歌的首要特点。以上诗句出自北岛的《回答》。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诗歌 19.下列作品中由张炜创作的乡土小说是( )。 A.《米》 B.《浮躁》 C.《活动变人形》

  D.《古船》 【答案】D 【解析】《古船》是张炜的篇长篇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的长篇 小说之一,小说以胶东地区的洼狸镇为中心,重点选取了“土改”前后、“大跃 进”时期、所谓的“自然灾害”时期、“”时期和改革开放的 20 世 纪 80 年代等几个重要时期,书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历史变迁和中国农民的精神 与生存。选项 A《米》为苏童作品,选项 B《浮躁》为贾平凹作品;选项 C《活 动变人形》为王蒙作品。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20.新时期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是( )。 A.《励精图治》 B.《哥德巴赫猜想》 C.《三门李轶闻》 D.《扬眉剑出鞘》 【答案】B 【解析】1978 年,《人民文学》第 1 期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次把知识分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介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散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 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下列 30 年代诗人中属于现代派诗人的有( )。 A.卞之琳

  B.林庚 C.闻一多 D.徐迟 E.胡适 【答案】ABD 【解析】30 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与新月派同属唯美且思想倾向相近。代表人物有 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金克木、卞之琳、林庚、徐迟、李白凤等。现代派的 得名除了因为他们主要以《现代》杂志为阵地之外,还因为他们在思想艺术上受 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重要影响。 【考点】30 年代文学——诗歌创作 2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思想有( )。 A.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第二 B.艺术至上 C.普及基础上提高、提高基础上普及 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E.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答案】ACD 【解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 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要求文 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指明“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的辩证关系;指出文艺

  源于生活。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中,明确以政治标准为,艺术标准为 第二。 【考点】40 年代文学——概述 23.沙汀抗战时期揭露基层官吏和乡村土豪劣绅的小说有( )。 A.《在其香居茶馆里》 B.《淘金记》 C.《困兽记》 D.《还乡记》 E.《山峡中》 【答案】ABCD 【解析】沙汀抗战时期的小说主要是揭露那些借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 的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无情地撕下他们冠冕堂皇的“抗战” 外衣,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可笑之态。《在其香居茶馆里》就是这方面的著 名短篇。抗战后,2020年8月全国自考专科管理会计(一),他又描写了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淘金记》、《困兽记》、 《还乡记》。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24.50 年代前期,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B.对《电影的锣鼓》的批判 C.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E.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答案】ACD 【解析】50 年代前期中期,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 大的有三次,即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胡风 文艺思想的斗争。 【考点】50 至 70 年代文学——概述 25.新时期之初,文坛上掀起一股“悼念”散文热,其代表作品有( )。 A.《幽燕诗魂》 B.《干校六记》 C.《望着总理的遗像》 D.《云梦断忆》 E.《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答案】ACE 【解析】新时期散文的复苏首先是从悼念性的文章开始的。《之歌》(何 其芳)、《临江楼》(何为)、《望着总理的遗像》(巴金)、《永远活在我们 心中的好总理》(冰心)、《巍巍太行山》(刘白羽)、《长江横渡》、《梅岭 诗意》(菡子)、《岚山情思》(柯岩)、《怀念萧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陶斯亮)、《星》(黄宗英)、《幽燕诗魂》(丁宁)、《忆邓拓》(丁一岚)、 《忆何其芳》(荒煤)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之作。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散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26.“甲寅派”

  【答案】“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故称以他为首的学 派为“甲寅派”。与“学衡派”相呼应,他们倡行复古论调。1923 年他写了《评 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新文学阵营对之 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 27.“现代罗曼司”小说 【答案】1.40 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徐 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2.这类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主题、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具 有很强的浪漫特点,受到大众欢迎。 3.主要代表作有徐 的《风萧萧》、《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 者的悲歌》等小说。无名氏(卜乃夫)有《北极艳遇》、《塔里的女人》、《野 兽、野兽、野兽》、《海艳》等。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28.“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答案】1.“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是出现于 1996 年并对文坛产生一定冲击的 一种小说潮流,以作家刘醒云、关仁山、谈歌、何申等为代表,他们较有影响的 作品分别为《分享艰难》(刘醒云)、《九月还乡》(关仁山)、《大厂》(谈 歌)、《穷县》(何申)等。 2.“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的意义在于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时的社会现实,诸如 民工进城、工人下岗等现实问题都在作品中有所反映。但也存在共同的不足之处。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29.茅盾《蚀》三部曲的艺术特点。 【答案】1.《蚀》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它由三个各自独立成篇、相互间又 有联系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所组成。 2.在艺术上,作品将客观描写与主观感情的投射相统一,将再现与表现的艺术技 巧相融合。作品在任务心理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技 巧,作品成功地作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相融合的尝试。这些 特点,使《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考点】30 年代文学——茅盾 30.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 【答案】1.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不可多得的力作。 2.小说描写了苏州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力量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 集中刻画了财主的女儿们,也就是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 的激荡下的摸索挣扎,在尽可能地容纳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的同时,史诗般地记 录了我国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为我们认识那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一袋知 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范本。 3.小说以史诗的笔触,描写人的灵魂的搏斗,在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 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考点】40 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31.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答案】1《.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要刻画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的形象。

  2.这是一个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官僚主义者。他参加革命多年,曾经热情地现 身于人民解放事业。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对事业和生活丧失了 热情,不断用世俗的现实否定曾为之奋斗的理想,成熟的外表下掩盖着可怕的冷 漠和圆滑。尽管他对自己也有所反省,表现了性格复杂的另一面,但他毕竟心灵 污垢过重,改变不了自己的积习。 3.这是一个 50 年代中期那些曾经创造了新的生活,结果却不能为新生活激动的、 意志严重衰退的时代落伍者的艺术典型。在这一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对理想、 激情、人生等问题的思考。 【考点】50 至 70 年代文学——“十七年”的小说 32.荒诞剧《屋外有热流》在艺术上有何突破? 【答案】这部剧作最明显的特点是放弃了传统的写实手法,而用荒诞、象征等现 代戏剧技巧组织剧情。在外在环境的“冷”与“热”的背景上,展示了人内心的 “热”与“冷”,从而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转化成了一种直觉舞台形象。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戏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33.徐志摩诗歌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答案】思想意义:徐志摩的诗作将理想之爱与现存社会礼法处理为极端对立关 系,在他的笔下,庸俗的社会容不得爱情,这一观念中所隐含着的社会与人的灵 性的对立模式,是同社会与大自然的对立模式同构的。他的诗把大自然称为“最 伟大的一本书”。 艺术特色: 1.徐志摩的抒情诗,构思精巧,意象新颖,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在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迭、 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如《雪花的快乐》。 3.章节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 如《再别康桥》。 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富于想象力,同时他又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 能力,因而他诗歌的文辞非常丰富,辞藻显示出华丽、秾艳的特色。如《她是睡 着了》、《秋月》。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4.联系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刻画,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主题。 【答案】《寒夜》是最能代表巴金 40 年代创作水平与风格的一部长篇力作。作 品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所经历的家庭破裂的悲剧,揭示了旧中 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汪文宣和他的母亲以及妻子曾树生,抗战期间,一家人从上 海来到四川。由于反动政府的腐败,他们的生活每况愈下,家庭纠纷与冷 酷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构成了汪文宣不可抵抗的沉重负担。他生了肺病,但是 他还挣扎,但最终妻子离开了他,公司也将他辞退,就在日本宣布投降、国人欢 庆抗战胜利的时候,他孤寂地死去。 《寒夜》深刻地表现了他被被损害的病态灵魂以及造成他心灵创伤的社会原 因。通过这个小公务员的悲剧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从而使作品具有极 大的批判力量。 【考点】30 年代文学——巴金

热门推荐
  • 报名报考
  • 自考资料
  • 自考解答
  • 历年真题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

新手指南 真题题库 课程下载 自考优势 在线答疑 关于我们
img

微信公众号

img
img

微信交流群

img
img

微信客服

img

联系方式

img咨询电话:021-65378891

友情链接

上海自考报名网 河北成人高考 广东自考报名 山西成考报名 山东成人高考报名 江苏成考报名 上海成考报名 初中教育 中学生必备网 南京北大青鸟 企源知识库 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