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牛年即将远去,虎年扑面而来。即将过去的2021年,在上海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注定是令人难忘且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召开的中共上海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为2021年定下了“开局之年、献礼之年、赶超之年”的工作总基调,并向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发出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号召。
一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发放2018年下半年自考...!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教职员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以“抬标杆、扩视野、激活力”为工作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瞄准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大师生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热烈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
从本期起,“上海大学”官方微信等学校媒体,将开展以“献礼之年话赶超”为主题的上海大学学院风采展示系列报道。集中宣传和展示各院系一年来的发展成就,以生动事例讲好上大故事、传播上大声音、传承上大文化,激发我校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成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共同奋斗!
“献礼之年话赶超”系列报道首篇聚焦理学院高温超导团队,他们坚持开展实用化高温超导研究,攻克超导带材关键技术,是我校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标志性进展。
2021年12月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正式投运。启动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投运启动仪式并宣布投运,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和国家电网总经理张智刚为上海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揭牌,副市长张为致辞。
这是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突破,解决了中心城区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标志着高温超导输电系统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大学及其产学研企业为此项目提供了最核心关键材料-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又称REBaCuO超导涂层导体)近210公里,这是我校在2011年攻克高温超导带材百米级关键技术、2013年攻克千米级产业化关键技术而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之后,2010年4月长宁自考报名入口在超导带材应用上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我校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标志性进展。
上海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繁华的徐汇区中心地带的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线安培,一根超导电缆替代了4-10回路。这是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长度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
该示范工程以实现超导电缆工程化、国产化为目标,高温超导带材和电缆本体全部国产化制造。项目前期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成立了由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其产学研企业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超导材料攻关组、由上海电缆所及其产学研企业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电缆本体攻关组,以及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组成的工程施工组,开展了高温超导带材、高温电缆系统和工程运行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获取了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超导特性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多项成果属于世界首创,掌握了从材料、设计、测试和施工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标准,为高温超导电缆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超导输电是当今电力行业革命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零下一百九十六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接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近年来上海城市电网负荷密度快速增长,通道资源紧张,电源点难以深入城市中心区域等矛盾日益凸显。超导电缆的落地应用有效解决了窄通道、大容量输电的难题。
超导产业是上海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近15年来,上海持续支持高温超导研发和产业化,科技、产业部门接力推进,成为国内超导电缆产业链最齐全的城市。上海将持续开展后续研究,推动超导电缆实现从“样品”变“产品”,加快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拓展超导应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
上海大学高温超导团队在理学院蔡传兵教授的带领下长期坚持开展实用化高温超导研究。先后获得国家“863”“973”计划和上海市重大专项等支持,针对REBaCuO材料实用化瓶颈问题,攻克双轴织构生长和连续化制备关键技术难题,在我国领先实现了高温超导带材的批量化制备。曾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展品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奖(发明二等);《文汇报》在“寻找上海的创新基因”头版专题报导,CCTV《我爱发明》科技新突破专题报导。
团队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气集团等单位开展了近15年的紧密合作,2008年共同组建了上海市超导产业战略联盟以及上海超导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联盟和中心共同推进了上海宝钢50米长高温超导电缆项目和本次国家电网公里级超导电缆项目。
上海大学团队整合了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及其成果转化企业而建立的超导产学研平台,在国内外的超导领域形成了其他单位难以达到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能力,为此工程的核心材料-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提供了关键制备技术和产业化能力。通过基础研究攻克了超导带材快速制备、性能提升、电磁稳定性、成品封装和弯曲应力等一系列难题。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技术路线、多条千米级连续化生产线,实现了高温超导带材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制造。
项目前期,团队负责人蔡传兵教授在全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了包括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等高校、中科院、电科院及中船重工等科研院所和超导材料生产商近20余家机构,历时7年研讨和修订,制定出我国高温超导带材长带产品的个国家技术标准,同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动态测试装备,开展了多单位参与的超导长样带材的循环对比实验,为高温超导电缆项目用带材的性能检测和质量评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标准和硬件装备的保障。
当前,高温超导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电网超导输电电缆及限流器、舰船马达和电磁弹射、受控核聚变和大型粒子加速器、高端医疗装备、高速磁悬浮列车等等,高温超导材料的需求逐年增长。为满足国家对超导应用需求和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上海大学将进一步整合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企业的双向互补平台,依托环上大的科教融合资源和创新创业氛围、依托上海市超导产业园和上海市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落地宝山的地理优势,有望在智能电网、磁浮交通、国防科技、高端医疗、大科学装置等众多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向未来,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和学科联动,上海大学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市超导产业创新联盟、上海市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可望打造国际一流的超导创新策源地,带动学科服务社会功能,同时提升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令人期待且更加壮美的虎年正阔步向我们走来。2022年,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隆重召开,我们也将迎来上海大学成立100周年的辉煌时刻。学校建设将继续全过程发力、全周期提速,上海大学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