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自考热线:021-65378891

距25年4月上海自考第二周已经开始

距2504期上海自考成绩查询30

所在位置:上海自考 > 教育资讯> 百名专家齐聚复旦共话教育信息化

百名专家齐聚复旦共话教育信息化

时间: 2022-04-01 10:40:41    文章来源:上海自考   作者:采老师   点击:

  央广网上海5月11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通讯员卢晓璐)未来的智慧校园长啥样?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信息化主管,高校信息化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今天齐聚复旦大学,共同探讨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2020年8月全国自考本科管理学原理(00054),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新思路。

  5月11日,智慧校园峰会暨复旦大学2018年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在致辞中表示,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是复旦大学能力和条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复旦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任务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新型信息化校园,以一站式服务大厅,数据服务和网络安全为主要抓手,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等方面真正体现信息化的规范、高效和便利,创建符合“双一流”的智慧校园。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表示,教育信息化一直处于量变之中,并没有达到质变,当前仍处于“质变前夕的教育信息化”阶段。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要教育信息化的质变发展。他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培养未来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新理念、体系、内容、结构,推进个性化教育和发展,来化解这样的矛盾和焦虑。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李星发表了题为《向IPv6演进的网络设计》的演讲。他认为,同IPv4互通才是IPv6的“手级”应用,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如果能实现互联互通,那么“是IPv4还是IPv6甚至都不那么重要了”。他强调,IPv6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而必须有创新性的思维才能抓住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在题为《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在于向互联网企业看齐——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的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育发展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哪一项研究成果像互联网这样对世界和人类本身产生如此深刻且深远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就在于向互联网企业看齐。

  在经验分享与观点碰撞中,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智慧校园”有了新的认识,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智慧校园”领域的不断探索,传统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延展,实现教育更加均衡化、智慧化和个性化的明天。

  “一网四区十院多出口”的校园城域网、5GHz全覆盖工程、eHall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校园环境下的自助服务终端、校园物联解决方案、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会场外,“信息化 + 网络建设”“信息化 + 校务管理”“信息化 + 教学科研”“信息化 + 师生服务”“信息化 + 校园生活”“信息化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 数据治理”7个智慧校园展览区域让与会者亲身体验复旦师生正在经历及未来将要实现的校园生活。

  复旦大学第六教学楼的智慧教学实践,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食堂的智慧点餐体验,更让与会者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应用已深入到高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广大师生和行政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来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复旦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2001年,复旦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个实体化的信息化办公室。2013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实现行政体制的分层管理、业务模式的协作协调、教学科研的融合发展为目标,以整合业务流程、优化服务体系为方略的“一站式”服务应用模式在复旦大学应运而生。这一新型应用模式的问世打破了传统的用户办事流程,将原来依托纸质凭据流转的接收、审批、回复等工作归为“一键式”网上审批,从而为师生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2018年1月,复旦大学作为上海市入选高校,进入教育部评定的“批教育信息化试点”试点单位之列。

  据悉,复旦大学制定了《复旦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校园网络“一张网”、基础设施“一片云”、网络安全“一体化”、数据资产“一张表”、用户服务“一站式”五个“一”的重点工程。

  今天(5月11日)上午,首届“长三角民政论坛”在上海开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民政部门决定全面实施战略合作,2019年4月上海自考事件早知道,通过联动公共政策、衔接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人力资源,将四省市民政事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期共同提高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的水平。

热门推荐
  • 报名报考
  • 自考资料
  • 自考解答
  • 历年真题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

新手指南 真题题库 课程下载 自考优势 在线答疑 关于我们
img

微信公众号

img
img

微信交流群

img
img

微信客服

img

联系方式

img咨询电话:021-65378891

友情链接

河北成人高考 广东自考报名 山西成考报名 山东成人高考报名 江苏成考报名 上海成考报名 初中教育 中学生必备网 南京北大青鸟 企源知识库 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