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新华网上海2月11日电(史依灵 通讯员江倩倩 刘婷 王辰轩)“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是教育评价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破“五唯”在高校落地,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评价中不断深化细化分类发展改革,坚持多元评价人才,形成了18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赛道”,同时尊重学科差异,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努力改革高校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病,把“田赛”和“径赛”分开比,让每个人都能够“尽展其才”。
近年来,上海交大积极推进分类发展多元评价工作,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多维人才发展通道,相继出台共计18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文件,鼓励教师“分类竞技”。一批的教学、实验、工程、思政、管理等领域教师顺利获得晋升。
上海交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设置,充分反映了上海交大教职员工队伍的现实情况。如成果转化及推广系列主要针对科技开发产生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推广的研究人员,偏重考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农业推广系列主要针对从事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乡村发展规划等工作的研究人员,偏重考察农业成果推广或乡村发展规划成效。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教师王云也是这18个专技“赛道”的受益者之一。他是上海交大专技文件出台后,首批成功晋升正高职称的老师。“这是我获评副高多年后,次申请正高职称。因为缺乏SCI论文,一直没能晋升正高。”王云说,学校为我们打通了发展的通道。
2020年,上海交大开始在教学科研并重、科研、国防、思政课教师等四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探索推行了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基于前期改革试点的良好成效,2021年代表性成果评价改革在另外十个系列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尊重学科差异,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人才的评价不再单纯依据课题、论文或者奖项。代表性成果分为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两大类,学术研究类主要考察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应用实践类主要考察社会产业影响力。
上海交大校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分析测试中心的饶群力深有体会。饶群力属于学校实验队伍的一员,在分类发展的指导下,他的工作重心不是怎样争取个人的科研课题和发表作者科研论文,而是助力院系科研队伍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他对X射线衍射仪定向的创新性应用与研究,为上海交大老师们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手段,帮助院系老师解决了一个个实验难题,助力超导材料制备、有机和金属混杂材料成分分析等5个技术方向的科研团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饶群力也因此在2021年1月通过各项评审和答辩后顺利晋升研究员。
据悉,代表性成果评价改革是近几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评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按照系统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原则,搭建学校科学合理、上海自考报考条件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深化分类发展、多元评价改革、健全和完善职务聘任体系的重要举措。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